Query:
Refining:
Year
Type
Indexed by
Colleges
Complex
Language
Clean All
Abstract :
改善空气源热泵的抑霜性能对提升空气源热泵的供暖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缺少设计指导准则,热泵厂家无法通过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室外风机等核心部件的优化配置研发出抑霜型空气源热泵,导致现有空气源热泵整体抑霜性能差,实际供暖过程中结除霜问题严重,供暖效果严重偏离预期。为了量化不同核心部件配置下空气源热泵的抑霜性能,本文对来自不同厂家的8台不同本构配置的空气源热泵热水机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分析抑霜性能与本构配置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以制热能力衰减5%运行时长为评价指标的抑霜性能预测模型,该模型可有效预测不同本构配置下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的抑霜性能,相对误差在10%之内,为热泵厂家研发抑霜型机组提供参考。
Keyword :
抑霜性能 本构配置 空气源热泵 预测模型 结除霜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张佳明 , 孙育英 , 魏文哲 et al.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抑霜性能预测模型研究 [J]. | 建筑科学 , 2024 , 40 (02) : 49-55 . |
MLA | 张佳明 et al.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抑霜性能预测模型研究" . | 建筑科学 40 . 02 (2024) : 49-55 . |
APA | 张佳明 , 孙育英 , 魏文哲 , 王伟 , 李子坤 .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抑霜性能预测模型研究 . | 建筑科学 , 2024 , 40 (02) , 49-55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提出了1种利用微热管阵列高效传热实现回风加热新风的热电热回收装置。在焓差实验室中搭建了新型热电热回收新风装置的性能测试平台,实验研究了热回收装置性能,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在新风量为280 m~3/h,新风进风温度为10℃,输入电功率为550 W的工况下新风温升达到最大值10.87℃;新风进风温度为0℃,输入电功率为550 W的工况下装置制热量达到最大值1 255.8 W。实验工况的能量回收比在1.87~12.48之间变化。输入电功率每增加50 W,出口温度约增加0.63℃,能量回收比随之快速降低;新风进风温度每降低1℃,出风温度降低0.8℃,制热量和ERC增大;风量从110 m~3/h增加至280 m~3/h时,制热量和ERC增大,出风温度降低7.5℃,同时压降也增大了47.32 Pa。分析装置的传热机理后以实验数据为样本拟合了送风温度与进风温度和输入电功率之间的关系式,为其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研究结果为实现新风节能供应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建筑减少运行能耗与碳排放提供了新的思路。
Keyword :
新风系统 微热管阵列 性能测试 热电热回收 理论分析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石峻璋 , 全贞花 , 王林成 et al. 基于微热管阵列的热电热回收新风装置性能研究 [J]. | 建筑科学 , 2024 , 40 (02) : 84-93 . |
MLA | 石峻璋 et al. "基于微热管阵列的热电热回收新风装置性能研究" . | 建筑科学 40 . 02 (2024) : 84-93 . |
APA | 石峻璋 , 全贞花 , 王林成 , 王宇波 , 赵耀华 . 基于微热管阵列的热电热回收新风装置性能研究 . | 建筑科学 , 2024 , 40 (02) , 84-93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为了推动多联机在严寒地区的应用,在哈尔滨搭建了一个准二级压缩多联机实验台,采用根据室外温度分段控制压缩机吸气状态的控制策略,进行了 91天的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控制策略,实验机组在整个测试期间均可以稳定运行,最高排气温度为90.6 ℃,季节性能系数为2.40,且室内温度能够满足供暖需要;导致机组在严寒地区制热量不足的主要因素是误除霜,而不是室外低温,误除霜引起的最大逐时制热量不足率为24.31%,而室外低温环境只有7.74%;在室外温度为-22.5~7.5 ℃时实验机组的供暖效果较好,室外温度低于-22.5 ℃时存在制热量不足;因严寒地区的机组选型较大且受压缩机最低频率限制,故在室外温度高于7.5℃时,机组存在频繁启停现象.
Keyword :
低温供暖 补气 供暖性能 准二级压缩 误除霜 严寒地区 多联机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张晓萌 , 魏文哲 , 倪龙 . 准二级压缩多联机严寒地区供暖性能研究 [J]. | 暖通空调 , 2024 , 54 (1) : 140-147 . |
MLA | 张晓萌 et al. "准二级压缩多联机严寒地区供暖性能研究" . | 暖通空调 54 . 1 (2024) : 140-147 . |
APA | 张晓萌 , 魏文哲 , 倪龙 . 准二级压缩多联机严寒地区供暖性能研究 . | 暖通空调 , 2024 , 54 (1) , 140-147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为提升家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水箱外微通道冷凝器的性能,建立了家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水箱外微通道冷凝器的准稳态模型,实验验证结果显示模型误差能控制在±9%以内。依据模型对微通道冷凝器的换热量、换热系数、压降等性能进行仿真研究。结果发现,微通道冷凝器为四流程时能够减小压降并保证换热量满足需要;关键参数微通道截面的最佳尺寸在1.6~2.6 mm~2系统性能最优,同时扁管内微通道数应控制在16~24根。研究结果为家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微通道冷凝器的设计提供借鉴。
Keyword :
数学模型 热泵热水器 仿真 微通道冷凝器 优化 制热量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许树学 , 王家正 , 勾倩倩 et al. 家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微通道冷凝器仿真研究 [J].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 2024 , (05) : 1-10 . |
MLA | 许树学 et al. "家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微通道冷凝器仿真研究" .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05 (2024) : 1-10 . |
APA | 许树学 , 王家正 , 勾倩倩 , 赵谱 , 卢天宇 , 马国远 . 家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微通道冷凝器仿真研究 .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 2024 , (05) , 1-10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提出带蓄热材料的热管式自然对流散热末端新型式,在热管式末端的换热管上外加套管,管间填充蓄热材料.管内蒸气通过凝结换热,将热量传递给蓄热材料后再传递给外套管,外套管与室内空气进行自然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构造出新型家用空气源热泵系统.建立了带固体蓄热材料的热管式散热末端的传热模型,研究热泵系统启停过程,蓄热材料种类、厚度对温度分布随时间变化的影响;分析热泵系统的制热量、压缩机功率等宏观性能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固体蓄热材料中镁砖效果较好;热泵运行时间和蓄热材料外表面温度受蓄热体厚度影响,且存在一个临界厚度;当选取 12 mm厚的镁砖蓄热材料时,带蓄热末端的家用空气源热泵运行 12 min,供热时间 26 min,表面温度变化在 35~50℃.
Keyword :
散热末端 套管 固体蓄热 间歇运行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孙尚瑜 , 许树学 , 曹瑞林 et al. 家用空气源热泵蓄热式热管散热器的自然对流传热特性 [J]. | 制冷学报 , 2024 , 45 (3) : 97-103,119 . |
MLA | 孙尚瑜 et al. "家用空气源热泵蓄热式热管散热器的自然对流传热特性" . | 制冷学报 45 . 3 (2024) : 97-103,119 . |
APA | 孙尚瑜 , 许树学 , 曹瑞林 , 荣维来 , 勾倩倩 , 马国远 . 家用空气源热泵蓄热式热管散热器的自然对流传热特性 . | 制冷学报 , 2024 , 45 (3) , 97-103,119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综述国内外空气源热泵除霜技术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对快速除霜和除霜兼顾制热能力等需求以及近些年相变蓄能技术的发展,介绍常规除霜方法的改进措施及目前研究热点,如补气除霜、不停机除霜、超声波除霜和智能除霜等技术.研究发现,研究人员对常规除霜技术的完善一直没有停止,目前在兼顾室内舒适度的同时,空气源热泵除霜效率的提高与系统复杂度、技术要求、成本以及能耗等方面增加的矛盾仍然有待解决.快速除霜和制热不停机除霜是空气源热泵未来除霜技术的发展方向.
Keyword :
不停机除霜 除霜 制热 空气源热泵 快速除霜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徐鹏 , 赵靖怡 , 李朝阳 . 空气源热泵除霜技术研究进展 [J]. | 制冷与空调 , 2024 , 24 (4) : 97-104 . |
MLA | 徐鹏 et al. "空气源热泵除霜技术研究进展" . | 制冷与空调 24 . 4 (2024) : 97-104 . |
APA | 徐鹏 , 赵靖怡 , 李朝阳 . 空气源热泵除霜技术研究进展 . | 制冷与空调 , 2024 , 24 (4) , 97-104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为研究不同节流方式对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性能的影响,分别以毛细管(CAP)和电子膨胀阀(EEV)作为节流元件研制了样机,通过实验对比研究其运行特征。结果表明:CAP系统的吸气过热度能稳定在1℃左右;CAP系统的排气温度相对更低,约比EEV系统低15℃;加热同样一箱水,CAP系统的制热速度更快;EEV系统的COP和全年性能系数(APF)均高于CAP系统,但在名义工况下CAP系统具有与EEV系统相当的制热COP。综合考虑制热性能及初投资等因素,可根据需要优先采用毛细管作为节流装置。
Keyword :
全年性能系数(APF)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实验研究 毛细管 电子膨胀阀 性能系数(COP) 节流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勾倩倩 , 许树学 , 朱万朋 et al. 采用电子膨胀阀和毛细管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性能对比实验研究 [J]. | 暖通空调 , 2024 , 54 (06) : 119-125 . |
MLA | 勾倩倩 et al. "采用电子膨胀阀和毛细管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性能对比实验研究" . | 暖通空调 54 . 06 (2024) : 119-125 . |
APA | 勾倩倩 , 许树学 , 朱万朋 , 王家正 , 孙尚瑜 , 马国远 . 采用电子膨胀阀和毛细管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性能对比实验研究 . | 暖通空调 , 2024 , 54 (06) , 119-125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为了有效回收空调机房排风热量,提出气泵和压缩机热回收系统,设计出样机并应用于北京某实验基地的空调机房。当新风进口温度从3℃升至15℃时,通过实际测试获得了气泵系统和压缩机系统的制热量、功率、温度效率、新风出口温度、性能系数(COP)及节能率。结果表明:当新风进口温度低于7℃时,气泵系统性能较好;当新风进口温度高于等于7℃时,压缩机系统性能较好;与采用电锅炉相比,气泵系统和压缩机系统的节能率分别为38.85%、35.25%。
Keyword :
节能率 压缩机 性能系数 气泵 热回收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吕亚亚 , 马国远 , 许树学 et al. 气泵和压缩机热回收系统的实测性能比较 [J]. | 暖通空调 , 2024 , 54 (06) : 48-53 . |
MLA | 吕亚亚 et al. "气泵和压缩机热回收系统的实测性能比较" . | 暖通空调 54 . 06 (2024) : 48-53 . |
APA | 吕亚亚 , 马国远 , 许树学 , 周峰 , 李准 , 王硕 . 气泵和压缩机热回收系统的实测性能比较 . | 暖通空调 , 2024 , 54 (06) , 48-53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设计并搭建了多台室外机并联空气源热泵实验系统,采用热液过冷对室外机进行轮换除霜.实验研究在不同室外温、湿度条件下系统制热性能随结、除霜的变化特点,并与热气旁通轮换除霜对比.结果表明:热液过冷轮换除霜效果良好,当室外侧空气温度为-10 ℃、相对湿度为90%时,最佳开始除霜时间为30 min,系统制热量由无霜时的9.87 kW降至开始除霜时的8.71 kW,制热COP由无霜时的3.73降至开始除霜时的3.36.不同湿度工况下运行除霜时,系统制热量及制热COP最小值可达5.42 kW、2.28.与旁通20%热气除霜相比,热液过冷轮换除霜平均制热量提升13.8%、制热COPc提升10.1%.
Keyword :
热液除霜 制热性能 热气除霜 空气源热泵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牛建会 , 梁征 , 刘福生 et al. 空气源热泵多台室外机并联轮换除霜实验研究 [J]. | 制冷学报 , 2024 , 45 (6) : 158-166 . |
MLA | 牛建会 et al. "空气源热泵多台室外机并联轮换除霜实验研究" . | 制冷学报 45 . 6 (2024) : 158-166 . |
APA | 牛建会 , 梁征 , 刘福生 , 马国远 , 冯连元 . 空气源热泵多台室外机并联轮换除霜实验研究 . | 制冷学报 , 2024 , 45 (6) , 158-166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空调行业耗电量约占全国居住建筑总耗电量的20%;随着冬季供暖需求的增长,空调行业解决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室内机中增加电辅助加热器.然而,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效率远低于空调在制热模式下的能效.长期使用电辅助加热会对空调能耗和能效产生影响.为了研究典型居住建筑空调使用电辅助加热的能耗和能效的具体影响,选择某型号2HP空调机型进行多工况实测,通过数据分析,得到空调全年性能预测曲线,并以某住宅户型建立模型,通过南京户外气象条件模拟计算客厅在2HP空调使用电辅热及未使用电辅热全年的预测耗电量,以及对空调能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京典型居住建筑客厅用2HP空调电辅热额外耗电44 kW·h,降低制热季季节能效(HSPF)12.87%,降低全年能效(APF)5.61%.
Keyword :
空调能效 电辅助加热 节能减排 房间负荷仿真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曹浩东 , 姚克文 , 周峰 . 使用电辅助加热对房间空调器能耗及能效的影响 [J]. | 家电科技 , 2024 , (z1) : 166-169 . |
MLA | 曹浩东 et al. "使用电辅助加热对房间空调器能耗及能效的影响" . | 家电科技 z1 (2024) : 166-169 . |
APA | 曹浩东 , 姚克文 , 周峰 . 使用电辅助加热对房间空调器能耗及能效的影响 . | 家电科技 , 2024 , (z1) , 166-169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Export
Results: |
Selected to |
Form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