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ry:
Refining:
Year
Type
Indexed by
Colleges
Complex
Language
Clean All
Abstract :
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其用水量和排水量均较高。分析了集成电路废水的水质特征,主要包括各生产环节产生的含氨、含氟、酸碱、有机、含铜和研磨废水。针对含不同物质废水,总结了废水达标排放、资源回收和再生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在废水达标排放方面,实际工程中常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和吸附等处理含氟、含铜和研磨废水;采用活性污泥法、膜生物反应器、水解酸化和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等处理含氨和有机废水;近年来磁混凝和高级氧化等技术也备受关注。在资源回收方面,目前主要采用超滤和电渗析等技术回收氟、铜和四甲基氢氧化铵等。废水回用方面,主要采用混凝沉降,膜生物反应器和膜过滤技术;反渗透技术是废水再生处理的核心,其目标是制备工业纯水用于集成电路制造。最后针对集成电路废水处理系统现存的问题,建议完善废水分类分质收集系统;强化去除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物,降低废水的生物毒性;使用预处理、污堵监测、膜清洗、开发新型膜材料等方法控制反渗透膜的污堵。
Keyword :
再生处理 达标排放 资源回收 集成电路废水 处理技术和工艺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肖卓远 , 黄南 , 巫寅虎 et al. 集成电路废水的达标排放、资源回收和再生处理 [J]. | 工业水处理 , 2024 , 44 (04) : 1-9 . |
MLA | 肖卓远 et al. "集成电路废水的达标排放、资源回收和再生处理" . | 工业水处理 44 . 04 (2024) : 1-9 . |
APA | 肖卓远 , 黄南 , 巫寅虎 , 张倬玮 , 徐雨晴 , 吴乾元 et al. 集成电路废水的达标排放、资源回收和再生处理 . | 工业水处理 , 2024 , 44 (04) , 1-9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灵敏特异的检测方案和有效的抗病毒疗法对于预防治疗病毒感染至关重要。金纳米颗粒(Gold Nanoparticles, AuNPs)是指尺寸在1~100 nm的金属纳米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低的生物毒性和可调节的尺寸而广受关注,目前常应用于生物分子传感、药物递送、疫苗制备、癌症治疗和抗菌药物等领域。正是由于AuNPs的这些特性,使其在预防和治疗已知或潜在未知的病毒感染等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简要介绍了AuNPs在对抗病毒性疾病中发挥的作用,主要涵盖了病毒检测、疫苗制备、药物递送和抗病毒治疗四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AuNPs在应用开发中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Keyword :
病毒性疾病 治疗 病毒 Virus Gold Nanoparticles Treatment 检测 Detection Viral Disease 金纳米颗粒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温一帆 , 杨槐 , 安家宝 et al. 金纳米颗粒在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J]. | 纳米技术 , 2024 , 14 (1) : 1-11 . |
MLA | 温一帆 et al. "金纳米颗粒在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 | 纳米技术 14 . 1 (2024) : 1-11 . |
APA | 温一帆 , 杨槐 , 安家宝 , 樊聪敏 , 杜田明 , 贾润清 et al. 金纳米颗粒在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 | 纳米技术 , 2024 , 14 (1) , 1-11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针对核酸类药物生产废水中高浓水废水生物毒性强的特点,首先采用臭氧氧化大幅度消减毒性后和低浓度废水混合,采用水解+A/O+浸没式MBR组合处理工艺进行处理.水解过程中加入零价铁来提高水解效率;浸没式MBR采用多巴胺修饰的纳米平板陶瓷膜,具有亲水性强,膜通量大,化学清洗频率低等优点.整个污水站除臭系统采用碱喷淋+生物除臭+活性炭吸附的组合工艺.长期工程调试运行效果表明,出水水质优于《废水综合排放标准》(DB 12/356-2018)(天津市地方标准)表2中的间接排放标准,即COD≤500 mg/L,BOD5≤300 mg/L,氨氮≤45 mg/L,总氮≤70 mg/L,SS≤400 mg/L.经过核算,水处理运行费用为9.8元/m3.
Keyword :
核酸类药物生产废水 工程分析 多巴胺修饰平板陶瓷膜MBR 生物除臭 臭氧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马亚敏 , 王兴军 , 刘红 et al. 臭氧/陶瓷膜/除臭处理核酸药物废水应用 [J]. | 水处理技术 , 2024 , 50 (9) : 144-147,151 . |
MLA | 马亚敏 et al. "臭氧/陶瓷膜/除臭处理核酸药物废水应用" . | 水处理技术 50 . 9 (2024) : 144-147,151 . |
APA | 马亚敏 , 王兴军 , 刘红 , 李宪索 , 戚伟康 , 王聪 . 臭氧/陶瓷膜/除臭处理核酸药物废水应用 . | 水处理技术 , 2024 , 50 (9) , 144-147,151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我国环境管理的目标正在从污染控制向生态质量改善转型,制定区域差异性水质标准可以更好适应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和发展需求.从现行水质标准的不足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出发,分析引起区域性水质标准差异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总结我国在受纳水体特征和社会属性、气候条件、水质理化性质、水生生物种群等方面的区域差异特征,解析区域特征对生物毒性测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区域差异性水质标准制定时可能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并梳理出未来该领域的关键研究方向,包括排水稀释系数的确定理论与方法、区域关键水质指标的确定方法及其对水质标准的影响、区域特征物种的确定方法及其对水质标准的影响、全国范围内差异性区域的划分理论与方法等,以期为我国水质标准的科学制定提供参考.
Keyword :
稀释系数 区域差异 环境要素 生物毒性 水质标准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唐英才 , 魏东斌 , 巫寅虎 et al. 我国区域差异性水质标准制定的关键问题和挑战 [J]. | 环境科学 , 2024 , 45 (10) : 5748-5760 . |
MLA | 唐英才 et al. "我国区域差异性水质标准制定的关键问题和挑战" . | 环境科学 45 . 10 (2024) : 5748-5760 . |
APA | 唐英才 , 魏东斌 , 巫寅虎 , 陈卓 , 陆韻 , 高桦楠 et al. 我国区域差异性水质标准制定的关键问题和挑战 . | 环境科学 , 2024 , 45 (10) , 5748-5760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ic acid,PFOS)是全氟烷酸的典型代表,因其难以降解且具有较强的生物毒性和蓄积性而逐渐成为一种有机类食品安全风险因子.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设备价格高昂,测试周期长,样品前处理耗时费力等问题,无法满足大规模样品筛查和现场检测的需求.因此,发展快速、便捷、低成本的检测技术成为迫切需要.近年来,相关领域开展了很多食品及环境中PFOS的荧光快速检测方法研究,开发了多种类型的荧光探针材料,大大提升了PFOS快速检测的技术水平.本文立足于荧光快速检测的材料设计与方法构建,对用于PFOS检测的荧光探针组成材料进行分类,总结了基于有机小分子、有机聚合物、无机纳米材料、微生物等不同类型探针的PFOS快速检测研究进展,以期为有机类食品安全风险因子的快速检测方法建立与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Keyword :
荧光探针 全氟辛烷磺酸 快速检测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石伊杰 , 高学云 . 全氟辛烷磺酸荧光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J]. |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23 , 14 (10) : 67-75 . |
MLA | 石伊杰 et al. "全氟辛烷磺酸荧光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14 . 10 (2023) : 67-75 . |
APA | 石伊杰 , 高学云 . 全氟辛烷磺酸荧光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23 , 14 (10) , 67-75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微塑料(MPs)长期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可通过呼吸和食物摄入的方式危害人体健康.微塑料不仅本身具有生物毒性,还能吸附多种组分构成复合污染物.为了探究微塑料对质粒DNA的吸附特性及介导的质粒转染效果.本研究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聚苯乙烯微塑料(PS-MPs)对质粒DNA(pcDNA 3.1-EGFP)的吸附作用.微塑料及其质粒DNA吸附复合物转染人食管上皮细胞EC109后,利用RT-qPCR检测EC109细胞中源自质粒pcDNA3.1-EGFP的eGFP基因及新霉素抗性基因(neoR)的转录,利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EC109细胞中源自质粒pcDNA3.1-EGFP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并利用显微镜和CCK-8实验检测了微塑料及其质粒DNA吸附复合物对食管上皮细胞EC109的毒性效应.结果显示,聚苯乙烯微塑料可以有效吸附质粒DNA,且聚苯乙烯微塑料对质粒DNA的吸附效果与微塑料的粒径呈负相关,与微塑料的浓度呈正相关.微塑料对质粒DNA的吸附作用平衡时间约为12h.聚苯乙烯微塑料-质粒DNA复合物呈串聚现象.转染细胞中检测出细胞中eGFP基因和抗性基因(neoR)的有效转录及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细胞的形态及活性无显著改变.研究表明,聚苯乙烯微塑料有效吸附质粒DNA,并可介导质粒DNA对真核细胞的转染.
Keyword :
聚苯乙烯微塑料 人食管癌细胞 基因转染 质粒DNA 吸附 毒性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王谦 , 王国镇 , 唐铎 et al. 聚苯乙烯微塑料对质粒DNA的吸附及其转染效应研究 [J]. | 环境科学学报 , 2023 , 43 (7) : 383-390 . |
MLA | 王谦 et al. "聚苯乙烯微塑料对质粒DNA的吸附及其转染效应研究" . | 环境科学学报 43 . 7 (2023) : 383-390 . |
APA | 王谦 , 王国镇 , 唐铎 , 刘紫佳 , 洪启浩 , 张雨晨 et al. 聚苯乙烯微塑料对质粒DNA的吸附及其转染效应研究 . | 环境科学学报 , 2023 , 43 (7) , 383-390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广泛应用于燃煤电厂锅炉的烟气脱硝过程中,SCR工艺中的核心是高效稳定的催化剂。如何提高SCR催化剂的脱硝效率、稳定性和抗中毒能力,一直是国内外科研人员的研究重点之一。目前钒基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但钒基催化剂具有生物毒性,操作温度高且N_2选择性低,因此对环境友好且稳定高效的新型催化剂成为目前脱硝SCR催化剂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重点综述了柱撑蒙脱石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对四类SCR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和黏土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活性组分、抗中毒性能进行了整理总结,并从目前的研究现状出发,展望了SCR催化剂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Keyword :
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 氮氧化物 蒙脱石 脱硝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李晨曦 , 孟繁伟 , 叶青 . 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催化剂及其中毒研究进展 [J]. | 化工新型材料 , 2022 , 50 (02) : 278-281,286 . |
MLA | 李晨曦 et al. "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催化剂及其中毒研究进展" . | 化工新型材料 50 . 02 (2022) : 278-281,286 . |
APA | 李晨曦 , 孟繁伟 , 叶青 . 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催化剂及其中毒研究进展 . | 化工新型材料 , 2022 , 50 (02) , 278-281,286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为进一步探索再生水水质安全性保障技术,搭建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焦过滤中试系统(O_3-BACK),考察其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有机污染物、病原菌的去除效果,以及对发光菌综合生物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焦滤柱由吸附饱和向生物活性焦发展的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较BACK单独过滤,O_3前处理单元的引入,使后续BACK滤柱稳定期对COD_(Cr)的平均去除量与去除率分别提升了20.81%和28.35%。BACK滤柱出水COD_(Cr)、UV_(254)、色度、浊度分别维持在12.74 mg/L、0.04 cm~(-1)、2度、0.75 NTU附近。O_3氧化对腐殖质、芳香族蛋白质类荧光组分和微量有机...
Keyword :
微量有机污染物 臭氧氧化 生物活性焦过滤 二级出水 发光细菌发光强度抑制率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王赛 , 时玉龙 , 李魁晓 et al. 臭氧-生物活性焦工艺对二级出水净化效果 [J].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 2022 , 54 (08) : 27-33 . |
MLA | 王赛 et al. "臭氧-生物活性焦工艺对二级出水净化效果" .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54 . 08 (2022) : 27-33 . |
APA | 王赛 , 时玉龙 , 李魁晓 , 许骐 , 王刚 , 魏凡钦 et al. 臭氧-生物活性焦工艺对二级出水净化效果 .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 2022 , 54 (08) , 27-33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随着国家对环境问题的不断重视,我国水污染状况已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为了进一步优化水质并使污水处理厂能够达标排放,水质检测是必要工作.由于在面对污、废水冲击时微生物的理化响应速度较快,因此与微生物相关的水质检测指标通常可以较好地反映出废水特性.本文围绕微生物理化指标,以常见的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水体生物毒性及其一体化检测方法为探究对象.依次总结了包括传统BOD检测方法、微生物传感器法、微生物燃料电池法以及活性污泥曝气降解法在内的BOD检测技术,以发光细菌、鱼类及藻类等不同营养级生物为主的毒性检测技术,并对以上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与总结.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BOD和生物毒性一体化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大发展前景并对技术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Keyword :
检测技术 生化需氧量 一体化 生物毒性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孙齐 , 韩严和 , 刘立娜 . 水体生化需氧量、生物毒性及其一体化检测技术进展 [J]. | 环境化学 , 2022 , 41 (11) : 3544-3557 . |
MLA | 孙齐 et al. "水体生化需氧量、生物毒性及其一体化检测技术进展" . | 环境化学 41 . 11 (2022) : 3544-3557 . |
APA | 孙齐 , 韩严和 , 刘立娜 . 水体生化需氧量、生物毒性及其一体化检测技术进展 . | 环境化学 , 2022 , 41 (11) , 3544-3557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半胱胺作为电致化学发光共反应剂的应用,属于电致化学发光分析方法技术领域。将半胱胺作为电致化学发光共反应剂,三联吡啶钌(Ru(bpy)3Cl2)作为发光体,用于三联吡啶钌或半胱胺的电化学发光检测。与现有常用共反应剂(三正丙胺,TPrA)相比,该共反应剂具有较强的ECL增强、低生物毒性,未来可用于细胞检测等优势。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半胱胺作为三联吡啶钌电致化学发光共反应剂的应用,能够用于高效检测三联吡啶钌或半胱胺的含量,更重要的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通过实验给出了半胱胺和三联吡啶钌在混合体系中的最佳终浓度。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鲁理平 , 高亚芳 . 半胱胺作为电致化学发光共反应剂的应用 : CN202210182152.2[P]. | 2022-02-25 . |
MLA | 鲁理平 et al. "半胱胺作为电致化学发光共反应剂的应用" : CN202210182152.2. | 2022-02-25 . |
APA | 鲁理平 , 高亚芳 . 半胱胺作为电致化学发光共反应剂的应用 : CN202210182152.2. | 2022-02-25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Export
Results: |
Selected to |
Form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