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自伤是指个体在没有明确自杀意图的情况下,由自己施加的对身体组织的伤害或损坏,包括自伤的行为、倾向和意念。自伤的整合发展病理模型指出,来自人际互动中的伤害性事件是青少自伤的关键影响因素,并且随着个体步入青少年期,家人、同伴、教师等不同人际领域对自伤的作用可能不同。然而,已有研究多从单一领域考察了如同伴侵害、亲子冲突等的作用,缺乏整合不同人际伤害事件的系统考察,并不能很好地回答这一研究问题。此外,已有研究关注了个别人际伤害事件对青少年自伤的长期影响,然而由于并未剥离个体间和个体内效应,难以明确二者关系的真实效应。因此,本研究将同时纳入家人、同伴、教师多个人际领域,通过对934名13~16岁青少年进行为期近一年的三次追踪测查,采用个体内分析方法考察家人伤害、同伴伤害和教师伤害对青少年自伤行为、自伤倾向和自伤意念的纵向作用,并与传统的交叉滞后分析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采用个体内分析方法得到的研究结果与传统交叉滞后分析方法不同。具体而言,(1)当采用传统交叉滞后分析方法,也即并未区分个体间和个体内效应时,家人和同伴伤害与青少年自伤存在双向预测关系,T1/T2的家人、同伴伤害显著正向预测T2/T3自伤行为、倾向或意念,T1/T2自伤行为、倾向或意念显著正向预测T2/T3的家人或同伴伤害,不过教师伤害仅能单向预测后期青少年自伤;(2)当区分个体间与个体内效应时,发现在个体内水平上,家人伤害与青少年自伤表现为循环作用关系,T1家人伤害正向预测T2自伤行为/倾向/意念,并且T2自伤行为会进一步显著正向预测T3家人伤害;而同伴和教师伤害仅能单向预测青少年自伤,T1同伴教师伤害显著正向预测T2自伤行为或倾向。综上所述,本研究在排除了稳定的个体间差异的基础上,揭示了不同领域人际伤害的个体内部变化与自伤内部变化的纵向作用关系,为促进青少年自伤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参考和实践依据。
Keyword:
Reprint Author's Address:
Email:
Source :
Year: 2023
Language: Chinese
Cited Count:
WoS CC Cited Count: 0
SCOPUS Cited Count:
ESI Highly Cited Papers on the List: 0 Unfold All
WanFang Cited Count:
Chinese Cited Count:
30 Days PV: 8
Affiliated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