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ry:
Refining:
Year
Type
Indexed by
Colleges
Complex
Language
Clean All
Abstract :
为了揭示温湿度共同养护作用下对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粘贴钢板界面破坏模式和剥离机制的影响,本文通过CFRP-钢双剪粘结试验,综合考虑温度、湿度、粘结长度和胶层厚度多因素对CFRP-钢板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采用3D-DIC技术获得CFRP板表面的应变场,分析了静载拉伸过程中CFRP-钢粘结界面力学性能及破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60℃与60%相对湿度养护条件下粘结峰值荷载较高;低温和高湿环境都更易导致钢-胶界面失效;温度升高和湿度增加均会导致界面剪应力峰值降低与滑移量增加;粘结长度的增加有助于更广泛分散区域应力,而较薄(0.5 mm)的胶层有助于提高界面剪应力峰值和改善应力分布.最后,基于试验数据通过平滑法得到了简化的三折线剪切-滑移模型,为CFRP加固钢板结构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设计参考.
Keyword :
平滑法 CFRP-钢板 双剪试验 剪切-滑移 3D-DIC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邓宗才 , 李宏斌 , 高立 . 温湿度养护环境对CFRP-钢板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 [J]. | 复合材料学报 , 2025 , 42 (3) : 1298-1312 . |
MLA | 邓宗才 等. "温湿度养护环境对CFRP-钢板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 . | 复合材料学报 42 . 3 (2025) : 1298-1312 . |
APA | 邓宗才 , 李宏斌 , 高立 . 温湿度养护环境对CFRP-钢板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 . | 复合材料学报 , 2025 , 42 (3) , 1298-1312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基于唐山市2014-2022年大气污染物与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唐山市O3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并运用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了气象要素对O3浓度的影响.同时,基于WRF-CAMx模型绘制的EKMA曲线讨论了唐山市O3生成敏感性,并提出旨在提升环境效益的前体物最优减排比例.结果表明:①唐山市O3月均浓度呈倒"V"型变化趋势,在6月出现高值,12月出现低值,在季节变化上整体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日变化呈"单峰型"的变化趋势,O3浓度峰值与谷值分别出现在15:00、6:00;空间分布上,O3浓度自东南沿海向北递减,具体表现为东南部沿海区域>中心城区>东北部山区>北部区域.②影响唐山市O3浓度的气象要素显著性大小为温度>太阳辐射强度>相对湿度>大气边界层高度,在边界层高度与相对湿度较低、温度与地表太阳辐射较高时易出现O3污染.③在O3控制策略方面,唐山市中心城区及周边区域以VOCs控制区为主,在西北部、东南部与东北部区域以VOCs与NOx协同控制区为主,对处于VOCs与NOx协同控制区的区域,建议VOCs和NOx的削减比例为1∶1,对处于VOCs控制型的区域,建议VOCs和NOx的削减比例为1.5∶1,以实现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Keyword :
WRF-CAMx O3 广义相加模型(GAM) 气象要素 唐山市 敏感性分析 时空分布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方承懿 , 王晓琦 , 蔡斌 et al. 唐山市臭氧污染特征及生成敏感性分析 [J]. | 环境科学学报 , 2025 , 45 (1) : 424-435 . |
MLA | 方承懿 et al. "唐山市臭氧污染特征及生成敏感性分析" . | 环境科学学报 45 . 1 (2025) : 424-435 . |
APA | 方承懿 , 王晓琦 , 蔡斌 , 王传达 , 蒋凯 . 唐山市臭氧污染特征及生成敏感性分析 . | 环境科学学报 , 2025 , 45 (1) , 424-435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为探究供暖前后宿舍内热环境差异及其对学生睡眠热舒适的影响,在北京某高校实地调研了8个不同朝向宿舍的室内热环境,并采用问卷调研和睡眠手环监测结合的方式获得了16名高校学生的睡眠质量情况。结果表明:供暖前宿舍内夜间平均温度为(18.6±1.1)℃,供暖初期为(20.2±1.4)℃,满足标准要求;实测期间宿舍夜间相对湿度高于30%,满足舒适度要求;床褥系统总热阻约为3.5~4.9 clo,其中,睡衣热阻大约为0.03~0.40 clo;供暖初期受试者睡前热中性温度为18.0℃,可接受温度范围为16.0~19.8℃,早晨醒后倾向更暖的环境;睡前热感觉与睡眠质量存在显著关联,当受试者睡前热感觉偏暖时,睡眠满意度及深睡眠比例较高,有利于睡眠。
Keyword :
供暖 睡眠质量 室内热环境 高校宿舍 热舒适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樊颖 , 张晓静 , 周锦玥 et al. 北京高校宿舍供暖前后室内热环境变化及其对学生睡眠热舒适的影响 [J]. | 暖通空调 , 2024 , 54 (02) : 84-90 . |
MLA | 樊颖 et al. "北京高校宿舍供暖前后室内热环境变化及其对学生睡眠热舒适的影响" . | 暖通空调 54 . 02 (2024) : 84-90 . |
APA | 樊颖 , 张晓静 , 周锦玥 , 谢静超 , 刘加平 . 北京高校宿舍供暖前后室内热环境变化及其对学生睡眠热舒适的影响 . | 暖通空调 , 2024 , 54 (02) , 84-90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采用KZ滤波法、多元逐步回归法和小波相干性分析法,从不同时间尺度探究了唐山市2015~2022年间PM_(2.5)、PM_(10)和O_3的演变特征,并有效区分和定量估算了污染源排放和气象因素对污染物浓度的贡献,揭示了气象因素对污染物不同尺度的影响,以及颗粒物和O_3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唐山市颗粒物PM_(2.5)和PM_(10)的浓度长期分量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季节分量和短期分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周期波动.O_3浓度长期分量变化幅度较小,其季节分量和短期分量均在每年5~7月之间有明显变化趋势.颗粒物PM_(2.5)和PM_(10)浓度的长期分量变化主要由源排放因素控制,且源排放贡献占90%以上,而O_3浓度的长期分量变化则由源排放和气象因素共同控制,且其贡献比例约为2:3.气象因素温度、相对湿度、地表垂直风速和降水量对PM_(2.5)主要表现为小时间尺度的正向作用和大时间尺度的负向作用.温度和短波辐射强度对O_3主要呈正向影响,而PM_(2.5)、PM_(10)和O_3之间存在小时间尺度的正向影响和大时间尺度的负向作用.
Keyword :
O_3 KZ滤波 贡献 颗粒物 小波相干性 影响因素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韩力慧 , 兰童 , 程水源 et al. 唐山市大气颗粒物和O_3多尺度变化及影响因素 [J]. | 中国环境科学 , 2024 , 44 (03) : 1185-1194 . |
MLA | 韩力慧 et al. "唐山市大气颗粒物和O_3多尺度变化及影响因素" . | 中国环境科学 44 . 03 (2024) : 1185-1194 . |
APA | 韩力慧 , 兰童 , 程水源 , 王慎澳 , 田健 , 齐超楠 et al. 唐山市大气颗粒物和O_3多尺度变化及影响因素 . | 中国环境科学 , 2024 , 44 (03) , 1185-1194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为全面分析与准确评价数据中心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全年运行效果,通过焓湿图及空气处理过程进行剖析,提出分别用湿工况效率与干工况效率评价指标刻画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在数据中心的运行性能。发现间接蒸发冷却空调运行参数与能效参数主要随二次空气和环境空气变化而变化,一次空气机房回风相对湿度每增加10%,回风焓值增加9.4kJ/kg。并且,数据中心间接蒸发蒸发冷却空调全年运行调节过程中,干模式与湿模式切换推荐值分别是干球温度14℃,湿球温度19℃,可控制湿通道淋水量、二次风量、干湿模式切换点来调节系统全年运行能效。
Keyword :
全年系统运行 蒸发冷却 模式切换 数据中心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田振武 , 黄翔 , 褚俊杰 et al. 数据中心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全年运行效果分析与调节策略 [J]. | 制冷与空调(四川) , 2024 , 38 (01) : 142-147 . |
MLA | 田振武 et al. "数据中心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全年运行效果分析与调节策略" . | 制冷与空调(四川) 38 . 01 (2024) : 142-147 . |
APA | 田振武 , 黄翔 , 褚俊杰 , 王克勇 , 王丽 , 吴磊 et al. 数据中心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全年运行效果分析与调节策略 . | 制冷与空调(四川) , 2024 , 38 (01) , 142-147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通过采集唐山市2015~2021年7年间大气污染物PM_(2.5)、O_3、SO_2、NO_2CO浓度,以及气象要素温度(T)、相对湿度(RH)、风速等相关数据,结合相关性分析和后向轨迹聚类分析技术,分析研究了唐山市近7年间PM_(2.5)和O_3不同时段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气团传输对PM_(2.5)和O_3污染的贡献,揭示了PM_(2.5)和O_3对大气复合污染的协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唐山市2015~2021年间PM_(2.5)浓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O_3浓度则呈现出单峰态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2017年.PM_(2.5)和O_3浓度均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其中PM_(2.5)表现为冬季最高夏季最低的特征,而O_3则表现为夏季最高而冬季最低的特征.此外,PM_(2.5)的日变化呈双峰态分布,峰值分别发生在工作日早高峰和晚高峰期间.O_3日变化则呈单峰态分布,峰值出现在下午紫外线照射较强时段.PM_(2.5)主要受SO_2、NO_2和CO的正向影响,而O_3则主要受太阳辐射强度和温度的正向影响.在不同污染背景下,PM_(2.5)和O_3会受到来自不同方向气团传输的影响.PM_(2.5)和O_3对大气复合污染的协同作用在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呈现出冬季明显的负向影响,而春、夏和秋季则明显的正向影响.在不同污染背景下,当PM_(2.5)浓度超过150μg·m~(-3)时,PM_(2.5)和O_3的协同作用则表现为明显的负向作用.
Keyword :
复合污染 PM_(2.5) O_3 协同作用 气团传输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韩力慧 , 兰童 , 程水源 et al. 唐山市PM_(2.5)和O_3的演变特征及其对大气复合污染的协同影响 [J]. | 环境科学 , 2024 , 45 (08) : 4385-4397 . |
MLA | 韩力慧 et al. "唐山市PM_(2.5)和O_3的演变特征及其对大气复合污染的协同影响" . | 环境科学 45 . 08 (2024) : 4385-4397 . |
APA | 韩力慧 , 兰童 , 程水源 , 王迎澳 , 齐超楠 , 田健 et al. 唐山市PM_(2.5)和O_3的演变特征及其对大气复合污染的协同影响 . | 环境科学 , 2024 , 45 (08) , 4385-4397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目的]为了更好地理解弯液面限域电沉积铜的动态过程,以硫酸铜溶液电沉积铜为研究对象,建立二维轴对称电沉积模型.[方法]使用COMSOL有限元软件对弯液面限域电沉积铜进行模拟,考虑多物理场协同作用,并研究了环境相对湿度、电压和沉积时间对动态电沉积铜的影响.[结果]环境相对湿度影响蒸发通量和离子通量,电压会改变阴极过电位,进而影响电沉积铜的品质和效率.随着电沉积时间的延长,弯液面的边缘铜沉积快于中心部位的铜沉积,出现边缘择优生长现象.[结论]通过调整弯液面限域电沉积铜的工艺参数可以优化电沉积铜的品质和效率.
Keyword :
仿真分析 弯液面限域电沉积 电压 铜 相对湿度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刘磊 , 吕镖 , 王浩旭 et al. 基于COMSOL弯液面限域电沉积铜的仿真分析 [J]. | 电镀与涂饰 , 2024 , 43 (4) : 9-17 . |
MLA | 刘磊 et al. "基于COMSOL弯液面限域电沉积铜的仿真分析" . | 电镀与涂饰 43 . 4 (2024) : 9-17 . |
APA | 刘磊 , 吕镖 , 王浩旭 , 刘增华 , 胡振峰 . 基于COMSOL弯液面限域电沉积铜的仿真分析 . | 电镀与涂饰 , 2024 , 43 (4) , 9-17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设计并搭建了多台室外机并联空气源热泵实验系统,采用热液过冷对室外机进行轮换除霜.实验研究在不同室外温、湿度条件下系统制热性能随结、除霜的变化特点,并与热气旁通轮换除霜对比.结果表明:热液过冷轮换除霜效果良好,当室外侧空气温度为-10 ℃、相对湿度为90%时,最佳开始除霜时间为30 min,系统制热量由无霜时的9.87 kW降至开始除霜时的8.71 kW,制热COP由无霜时的3.73降至开始除霜时的3.36.不同湿度工况下运行除霜时,系统制热量及制热COP最小值可达5.42 kW、2.28.与旁通20%热气除霜相比,热液过冷轮换除霜平均制热量提升13.8%、制热COPc提升10.1%.
Keyword :
热液除霜 制热性能 热气除霜 空气源热泵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牛建会 , 梁征 , 刘福生 et al. 空气源热泵多台室外机并联轮换除霜实验研究 [J]. | 制冷学报 , 2024 , 45 (6) : 158-166 . |
MLA | 牛建会 et al. "空气源热泵多台室外机并联轮换除霜实验研究" . | 制冷学报 45 . 6 (2024) : 158-166 . |
APA | 牛建会 , 梁征 , 刘福生 , 马国远 , 冯连元 . 空气源热泵多台室外机并联轮换除霜实验研究 . | 制冷学报 , 2024 , 45 (6) , 158-166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为了揭示邢台市大气PM2.5-O3复合污染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在线监测平台提供的气象要素及污染物浓度数据,使用KZ滤波法分解邢台市PM2.5和O3的原始浓度序列,之后将多元逐步回归法与KZ滤波法结合定量识别污染物的长期分量中源排放及气象因素对污染物浓度的贡献.同时使用随机森林方法,定性探究具体的源排放和气象因子对于邢台市PM2.5和O3原始序列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邢台市PM2.5浓度的长期分量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短期分量是PM2.5浓度的主要贡献者.O3浓度长期分量呈现增加的趋势,季节分量是O3浓度的主要贡献者.源排放和气象因素对PM2.5长期分量浓度变化的贡献占比约为5:1,两者对于O3长期分量浓度变化贡献占比接近3.5:1,源排放过程是邢台市长期大气PM2.5-O3复合污染的主因.相对湿度(RH)对邢台市PM2.5原始序列浓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工业源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排放;影响O3原始序列最大的的3个因子分别是气象因素中的短波辐射强度(SR)、温度(T)以及机动车尾气排放.
Keyword :
KZ滤波 影响因素 O3 随机森林 PM2.5 邢台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兰童 , 韩力慧 , 田健 et al. 邢台市影响PM2.5和O3浓度多时间尺度演变的重要因素 [J]. | 中国环境科学 , 2024 , 44 (9) : 4786-4795 . |
MLA | 兰童 et al. "邢台市影响PM2.5和O3浓度多时间尺度演变的重要因素" . | 中国环境科学 44 . 9 (2024) : 4786-4795 . |
APA | 兰童 , 韩力慧 , 田健 , 齐超楠 , 肖茜 . 邢台市影响PM2.5和O3浓度多时间尺度演变的重要因素 . | 中国环境科学 , 2024 , 44 (9) , 4786-4795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扬尘污染是空气中最主要污染物之一,不仅会影响城市环境,还会危害市民的身体健康。公路建设施工工期比较长,扬尘产生贯穿整个施工周期,每一道工序都不同程度地进行无组织排放,导致扬尘产量大,不易量化。现以公路施工路基填筑工序施工特点为基础,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了公路施工过程中扬尘的预测模型,主要针对PM_(2.5)和PM_(10)的浓度进行预测。以河北某工程项目为例,选取PM_(2.5)、PM_(10)、地表温度、风速、气温、地面气压、相对湿度为指标,对公路路基填筑扬尘(PM_(2.5)和PM_(10))排放浓度进行预测。预测值与真实值平均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均较小,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实时准确的预测有助于及时控制施工现场扬尘浓度,以保证施工的有序进行和施工进度,为未来交通强国建设中如何统筹公路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Keyword :
BP神经网络 公路工程 公路路基填筑 施工扬尘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王兴举 , 王志斌 , 李彦伟 et al.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扬尘预测研究 [J]. | 公路 , 2024 , (06) : 85-88 . |
MLA | 王兴举 et al.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扬尘预测研究" . | 公路 06 (2024) : 85-88 . |
APA | 王兴举 , 王志斌 , 李彦伟 , 杜群乐 , 郭猛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扬尘预测研究 . | 公路 , 2024 , (06) , 85-88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Export
Results: |
Selected to |
Form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