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mplex
  • Title
  • Keyword
  • Abstract
  • Scholars
  • Journal
  • ISSN
  • Conference
搜索

Author:

刘昭 (刘昭.) | 孙浩 (孙浩.) | 陶克怡 (陶克怡.) | 杜田明 (杜田明.) | 张艳萍 (张艳萍.) | 刘圣文 (刘圣文.) | 冯继玲 (冯继玲.) | 乔爱科 (乔爱科.)

Abstract:

目的 考虑血管重构和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s,LDL)沉积,探讨分叉血管边支斑块的生长发展趋势,以及因斑块存在而可能引发继生斑块的生长位置.方法 建立分叉血管理想化模型,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获取边支斑块生长前后壁面切应力分布.在低切应力区域截取 7 个截面:截面 1~3 为斑块生成前边支的低切应力区域;截面 4、5 为斑块上、下游边缘;截面 6、7 为斑块下游低切应力区域.模拟截面内血管重构和LDL沉积,讨论斑块的生长和发展趋势.结果 截面1~3中,截面2产生了明显的负性重构和最高浓度LDL沉积(102.266 mmol/L),说明此处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起始位置.当斑块产生后,相比于截面 4,截面 5 产生了更明显的血管重构,并造成管腔的狭窄和最高的沉积浓度(110.17 mmol/L),说明斑块有向下游偏心生长的趋势.相比于截面 6,截面 7(血液流动分离再附着点)产生了更明显的负性重构和最高的沉积浓度(93.851 mmol/L),说明血液流动分离再附着点附近有生成新斑块的可能.结论 边支低切应力处产生明显血管重构导致管腔狭窄,并引发LDL的高浓度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分叉血管的外侧壁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生长的起始位置.在斑块生长后斑块有向下游发展的趋势,在流动分离再附着点有形成继生斑块可能.

Keyword:

血管重构 动脉粥样硬化 数值模拟 低密度脂蛋白沉积 分叉血管

Author Community:

  • [ 1 ] [刘圣文]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 2 ] [陶克怡]北京工业大学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北京 100124;智能化生理测量与临床转化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北京 100124
  • [ 3 ] [刘昭]北京工业大学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北京 100124;智能化生理测量与临床转化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北京 100124
  • [ 4 ] [冯继玲]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 科学与工程学部工程系,曼彻斯特M1 5GD
  • [ 5 ] [孙浩]北京工业大学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北京 100124;智能化生理测量与临床转化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北京 100124
  • [ 6 ] [杜田明]北京工业大学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北京 100124;智能化生理测量与临床转化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北京 100124
  • [ 7 ] [张艳萍]北京工业大学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北京 100124;智能化生理测量与临床转化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北京 100124
  • [ 8 ] [乔爱科]北京工业大学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北京 100124;智能化生理测量与临床转化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北京 100124

Reprint Author's Address:

Email:

Show more details

Related Keywords:

Related Article:

Source :

医用生物力学

ISSN: 1004-7220

Year: 2024

Issue: 5

Volume: 39

Page: 838-845

Cited Count:

WoS CC Cited Count:

SCOPUS Cited Count:

ESI Highly Cited Papers on the List: 0 Unfold All

WanFang Cited Count:

Chinese Cited Count:

30 Days PV: 21

Affiliated Colleges:

Online/Total:594/10526605
Address:BJUT Library(100 Pingleyuan,Chaoyang District,Beijing 100124, China Post Code:100124) Contact Us:010-67392185
Copyright:BJUT Library Technical Support:Beijing Aegean Softwar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