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ry:
学者姓名:黄晖
Refining:
Year
Type
Indexed by
Source
Complex
Co-Author
Language
Clean All
Abstract :
以Al-30Zn-3Cu-2.5Si高锌铝基合金为研究对象,探究稀土元素Er、Zr对铸态及热处理态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和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添加0.10%(质量分数,下同) Er和0.10%Zr元素后能够明显地细化合金晶粒,平均晶粒尺寸由74.28μm减小至60.01μm,且α-Al晶粒转变为细小的等轴晶。稀土元素Er、Zr的添加会在合金内部形成Al3(Er,Zr)细小的粒子并能够起到钉扎位错的作用,从而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添加Er、Zr后,铸态合金的抗拉强度由未添加稀土元素的323.01 MPa提高到了358.29 MPa,提升了10.93%;屈服强度由309.33 MPa提高到了315.00MPa,提升了1.83%;延伸率基本未发生变化。合金经固溶时效热处理强化后,添加稀土元素合金的抗拉强度为449.48 MPa,屈服强度为408.51 MPa,比铸态合金分别提高了25.45%、29.68%。粗大的第二相存在于晶界处,导致合金的延伸率仍较差。
Keyword :
热处理 热处理 稀土元素 稀土元素 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 高锌铝合金 高锌铝合金 组织 组织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王潇博 , 荣莉 , 黄晖 et al. Er、Zr及热处理对高锌铝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J].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2024 , 53 (01) : 250-256 . |
MLA | 王潇博 et al. "Er、Zr及热处理对高锌铝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53 . 01 (2024) : 250-256 . |
APA | 王潇博 , 荣莉 , 黄晖 , 魏午 , 高倩 , 王泽忠 et al. Er、Zr及热处理对高锌铝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2024 , 53 (01) , 250-256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采用SEM、EDS等手段研究了铝侧添加Sc元素对Al/Fe复合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种类及组织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轧复合的Al/Fe复合板在475~640℃退火1 h后均产生了连续的界面化合物,在560℃及以下时,金属间化合物厚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560 ℃以上时,含Sc的复合板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增长趋势明显变缓,厚度大幅降低,这表明Al侧添加Sc元素不能完全抑制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产生.同时,Sc元素的添加并未改变界面化合物的种类及分布,界面化合物从Al侧到Fe侧依次为FeAl3、Fe2Al5、FeAl.在475℃时,Fe侧Fe2Al5相呈细小的锯齿状形貌,但整体十分平整,在580℃时,Fe侧Fe2Al5相呈粗大"指状"形貌,起伏较大.
Keyword :
微合金化 微合金化 金属间化合物 金属间化合物 铝/铁复合 铝/铁复合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王振 , 高坤元 , 张小军 et al. Sc对Al/Fe层状复合材料界面化合物生长行为的影响 [J]. | 金属热处理 , 2024 , 49 (1) : 84-90 . |
MLA | 王振 et al. "Sc对Al/Fe层状复合材料界面化合物生长行为的影响" . | 金属热处理 49 . 1 (2024) : 84-90 . |
APA | 王振 , 高坤元 , 张小军 , 聂祚仁 , 黄晖 , 吴晓蓝 . Sc对Al/Fe层状复合材料界面化合物生长行为的影响 . | 金属热处理 , 2024 , 49 (1) , 84-90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近年来增材制造铝合金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激光粉末床融合技术(LPBF)在部分构件上实现了应用验证。在LPBF技术中,常通过添加微量元素,如稀土铒(Er)元素等,来改善合金的成形性和力学性能。本研究从Er在铝合金中的作用机理出发,系统性概述Er元素在LPBF特殊热环境中的演变机制以及时效响应。总结在LPBF工艺下,Er元素在Al-Si、Al-Mg和Al-Zn-Mg-Cu合金中的存在形式和应用,对比不同含铒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并对LPBF含铒铝合金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Keyword :
Zr Zr 微合金化 微合金化 Er Er 激光粉末床融合技术 激光粉末床融合技术 铝合金 铝合金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毕舰镭 , 魏午 , 翟玉妍 et al. 激光粉末床融合含铒铝合金研究进展 [J]. | 材料开发与应用 , 2024 , 39 (01) : 94-104 . |
MLA | 毕舰镭 et al. "激光粉末床融合含铒铝合金研究进展" . | 材料开发与应用 39 . 01 (2024) : 94-104 . |
APA | 毕舰镭 , 魏午 , 翟玉妍 , 裴瑜 , 文胜平 , 荣莉 et al. 激光粉末床融合含铒铝合金研究进展 . | 材料开发与应用 , 2024 , 39 (01) , 94-104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将过共晶AlSc15 合金加热至液态,以10℃/h速率冷却得到毫米级尺寸的Al3 Sc金属间化合物.利用微区电化学和扫描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SKPFM)研究了Al3 Sc金属间化合物在不同pH值的 0.1 mol/L 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特征及对局部腐蚀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l3 Sc金属间化合物存在自钝化现象,且在碱性环境中有明显的维钝区域;随着pH值的增加,Al3 Sc腐蚀电位逐渐降低,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的腐蚀速率明显低于酸性条件下的;Al3 Sc金属间化合物与周围铝基体之间的伏打电位差约为40 mV,在铝合金中可能作为较弱的局部阴极,对电偶腐蚀的影响不大.
Keyword :
局部腐蚀 局部腐蚀 扫描开尔文 扫描开尔文 Al3Sc金属间化合物 Al3Sc金属间化合物 微电化学技术 微电化学技术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蒋伟 , 高坤元 , 胡秀华 et al. AlSc15中间合金中Al3Sc金属间化合物的电化学行为及对局部腐蚀的影响 [J]. | 轻合金加工技术 , 2024 , 52 (2) : 54-58 . |
MLA | 蒋伟 et al. "AlSc15中间合金中Al3Sc金属间化合物的电化学行为及对局部腐蚀的影响" . | 轻合金加工技术 52 . 2 (2024) : 54-58 . |
APA | 蒋伟 , 高坤元 , 胡秀华 , 文胜平 , 黄晖 , 吴晓蓝 et al. AlSc15中间合金中Al3Sc金属间化合物的电化学行为及对局部腐蚀的影响 . | 轻合金加工技术 , 2024 , 52 (2) , 54-58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通过SEM、EDS、DSC、XRD等测试手段研究了 Al-2.4Cu-1.3Li-(Yb)合金铸态及均匀化过程中组织及微观结构演变.SEM观察显示,铸态组织中存在明显的枝晶偏析,枝晶间距为45±6 μm(Al-Cu-Li合金)与43±7 μm(Al-Cu-Li-Yb合金),一次相形貌为块状或条状,面积占比为2.8%(Al-Cu-Li合金)与2.2%(Al-Cu-Li-Yb合金),EDS和XRD结果显示其主要成分为多种AlCu(Li)相,Al-Cu-Li-Yb合金中还存在少量Al8Cu4Yb相.根据DSC测试与均匀化动力学计算,制定均匀化退火工艺为500℃×12 hoSEM观察显示退火后样品枝晶偏析已经消除,残留一次相为聚集球状AlCuFe相和/或骨骼状Al8Cu4Yb相,面积占比下降到0.93%(Al-Cu-Li合金)和0.76%(Al-Cu-Li-Yb合金).为了使Yb进一步回溶,针对Al-Cu-Li-Yb合金制定二级均匀化工艺为500℃×12 h+530℃×12 h,残留一次相面积占比下降到0.53%,形貌与一级均匀化后相同.
Keyword :
Yb微合金化 Yb微合金化 均匀化 均匀化 微观组织 微观组织 Al-Cu-Li合金 Al-Cu-Li合金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郑直 , 高坤元 , 文胜平 et al. Yb微合金化Al-2.4Cu-1.3Li合金的均匀化退火工艺及微观组织演变 [J]. | 金属热处理 , 2023 , 48 (2) : 131-137 . |
MLA | 郑直 et al. "Yb微合金化Al-2.4Cu-1.3Li合金的均匀化退火工艺及微观组织演变" . | 金属热处理 48 . 2 (2023) : 131-137 . |
APA | 郑直 , 高坤元 , 文胜平 , 黄晖 , 吴晓蓝 , 魏午 et al. Yb微合金化Al-2.4Cu-1.3Li合金的均匀化退火工艺及微观组织演变 . | 金属热处理 , 2023 , 48 (2) , 131-137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选用3 mm厚冷轧态高纯铝板和退火态高纯铁板作为焊接母材,使用300/400/500/600 r/min-100 mm/min和300 r/min-80/60 mm/min焊接参数进行铝/铁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焊对接焊试验.对焊接接头进行显微硬度和拉伸性能测试,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对接头组织进行表征.焊缝宏观形貌观察发现,焊缝的正面和背面有孔洞,正面出现毛刺.随着转速焊速比增加,孔洞消失毛刺增加.拉伸试验结果显示,共出现3种失效模式,分别为在300 r/min-100 mm/min参数下孔洞缺陷处断裂,300 r/min-80/60 mm/min参数下Al/Fe界面断裂和400/500/600 r/min-100 mm/min处Al侧基体断裂,3种模式下的最大焊接效率分别为40.1%、41.0%和60.4%,其中Al侧基体断裂模式的焊接效率最高.出现在焊核区的孔洞降低了接头强度,导致了缺陷断裂;在300 r/min低转速下,界面未达到有效的冶金结合,界面强度低于Al基体强度,导致Al/Fe界面断裂.硬度试验结果显示,铝侧硬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硬度最低点出现在距离铝铁界面6~7 mm的热影响区,与Al侧基体断裂位置相对应,随着转速提高,界面强度高于Al侧热影响区的强度,导致了 Al侧基体断裂.
Keyword :
冶金结合 冶金结合 失效模式 失效模式 搅拌摩擦焊 搅拌摩擦焊 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 铝/铁异种金属 铝/铁异种金属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裴瑜 , 高坤元 , 张小军 et al. 纯铝纯铁搅拌摩擦焊接头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J]. | 金属热处理 , 2023 , 48 (2) : 36-43 . |
MLA | 裴瑜 et al. "纯铝纯铁搅拌摩擦焊接头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 | 金属热处理 48 . 2 (2023) : 36-43 . |
APA | 裴瑜 , 高坤元 , 张小军 , 黄晖 , 吴晓蓝 , 文胜平 et al. 纯铝纯铁搅拌摩擦焊接头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 | 金属热处理 , 2023 , 48 (2) , 36-43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针对5E83合金(Er、Zr微合金化5083合金),采用超塑性拉伸试验、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透射电镜(TEM),探究了Er、Zr微合金元素、晶粒尺寸、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对合金超塑性的影响。通过再结晶退火、空冷和水冷的搅拌摩擦加工(FSP),分别获得了晶粒尺寸为7.4、5.2、3.4μm的完全再结晶组织,作为初始状态进行超塑性拉伸。结果表明,初始晶粒尺寸越细小,超塑性伸长率越高。当晶粒尺寸>5μm时,超塑性变形过程晶粒粗化缓慢,细化初始晶粒可显著提高超塑性;而当晶粒尺寸<5μm时,超塑性变形过程晶粒粗化严重,进一步细化初始晶粒对超塑性的提高有限。不同变形温度、应变速率的超塑性拉伸结果显示在变形温度为450~540℃、应变速率为1.67×10~(-4)~1.67×10~(-1) s~(-1),超塑性伸长率随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提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变形温度为520℃、应变速率为1.67×10~(-3) s~(-1)条件下,水冷FSP态合金获得最大伸长率330%,对应的超塑性变形机理主要是晶界滑移。相比于5083合金,Er、Zr的添加显著提高了超塑性,这主要是由于Er、Zr在Al基体中形成了纳米级弥散的Al_3(Er, Zr)相,在超塑性拉伸时能够钉扎晶界,阻碍晶界迁移,在晶粒尺寸>5μm时,有效地抑制了晶粒长大,从而提高了超塑性。
Keyword :
微合金化 微合金化 微观结构 微观结构 超塑性 超塑性 5E83铝合金 5E83铝合金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王博 , 高坤元 , 丁宇升 et al. Er、Zr微合金化5083铝合金的超塑性 [J]. | 金属热处理 , 2023 , 48 (04) : 178-183 . |
MLA | 王博 et al. "Er、Zr微合金化5083铝合金的超塑性" . | 金属热处理 48 . 04 (2023) : 178-183 . |
APA | 王博 , 高坤元 , 丁宇升 , 文胜平 , 黄晖 , 吴晓蓝 et al. Er、Zr微合金化5083铝合金的超塑性 . | 金属热处理 , 2023 , 48 (04) , 178-183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针对传统铝合金在激光粉末床融合技术(Laser Powder Bed Fusion,LPBF)中的高裂纹敏感性,总结了近年来通过微合金化方法改善LPBF铝合金成型性及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微合金元素在成型过程中的作用机理,重点讨论了Er、Zr元素对微观组织的调控即晶粒细化,总结了LPBF微合金化铝合金的成型工艺研究,分析了微合金改性后热处理工艺诱导第二相弥散析出及对应力学性能的研究。对未来LPBF铝合金微合金化研究提出展望,开发新的微合金改性铝合金并探索适合工业生产的热处理工艺,获得低成本、高强度的LPBF铝合金。
Keyword :
微合金化 微合金化 成型性 成型性 Er元素 Er元素 Zr元素 Zr元素 铝合金 铝合金 热处理 热处理 激光粉末床融合 激光粉末床融合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魏午 , 毕舰镭 , 郭彦梧 et al. 激光粉末床融合铝合金微合金化研究进展 [J]. | 海军航空大学学报 , 2023 , 38 (04) : 338-346 . |
MLA | 魏午 et al. "激光粉末床融合铝合金微合金化研究进展" . | 海军航空大学学报 38 . 04 (2023) : 338-346 . |
APA | 魏午 , 毕舰镭 , 郭彦梧 , 亓鹏 , 文胜平 , 高坤元 et al. 激光粉末床融合铝合金微合金化研究进展 . | 海军航空大学学报 , 2023 , 38 (04) , 338-346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对Al-2Mg-0.8Cu合金进行室温拉伸实验,并用显微硬度测试、差示扫描量热、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等手段对其表征,研究了冷轧变形和添加Si对其时效析出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轧制能加速这种合金的时效析出行为和缩短峰时效出现的时间.80%的变形量和l h退火,使Al-2Mg-0.8Cu合金达到峰时效.添加Si能进一步加速时效析出动力学和细化S相,添加0.3%(质量分数)的Si能完全固溶到Al-2Mg-0.8Cu合金的基体中.冷轧变形量为40%的Al-2Mg-0.8Cu-0.15Si合金,其屈服强度为240 MPa、抗拉强度为353 MPa、断后伸长率为16.5%和抗拉强度塑性乘积为5.66 GPa·%.使这种合金具有最佳力学性能的轧制变形量和Si元素添加量,分别为40%和0.15.
Keyword :
Al-Mg-Cu Al-Mg-Cu 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 微合金化 微合金化 冷轧 冷轧 微观组织 微观组织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雷志国 , 文胜平 , 黄晖 et al. 冷轧变形和添加Si对Al-2Mg-0.8Cu(-Si)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J]. | 材料研究学报 , 2023 , 37 (6) : 463-471 . |
MLA | 雷志国 et al. "冷轧变形和添加Si对Al-2Mg-0.8Cu(-Si)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 材料研究学报 37 . 6 (2023) : 463-471 . |
APA | 雷志国 , 文胜平 , 黄晖 , 张二庆 , 熊湘沅 , 聂祚仁 . 冷轧变形和添加Si对Al-2Mg-0.8Cu(-Si)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 材料研究学报 , 2023 , 37 (6) , 463-471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Abstract :
本研究以Al-Zn-Mg-Er-Zr合金为研究对象,测试获得合金在不同时效工艺下硬度、电导率、力学性能、剥落腐蚀性能的变化规律,同时使用EBSD、XRD、SEM及TEM等组织与成分表征手段对其微观组织进行分析,阐明合金最佳综合性能与其组织模式的关系。结果表明:最优的双级时效工艺为90℃/12 h+145℃/18 h;此工艺下的屈服强度为388 MPa,延伸率为14.0%,剥落腐蚀评级为PB,此时合金主要强化相(GP区和η′亚稳相)在晶内大量弥散析出,晶界处的η相呈断续分布。对比该合金T6(120℃/24 h)单级时效处理态性能:屈服强度为328 MPa,延伸率为17.75%,剥落腐蚀评级为EC,双级时效后合金综合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Keyword :
微观组织 微观组织 双级时效 双级时效 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 Al-Zn-Mg-Er-Zr Al-Zn-Mg-Er-Zr 剥落腐蚀 剥落腐蚀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 陈炯燊 , 荣莉 , 魏午 et al. 综合提升Al-Zn-Mg-Er-Zr合金强度和耐蚀性的双级时效研究 [J].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2023 , 52 (07) : 2453-2460 . |
MLA | 陈炯燊 et al. "综合提升Al-Zn-Mg-Er-Zr合金强度和耐蚀性的双级时效研究" .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52 . 07 (2023) : 2453-2460 . |
APA | 陈炯燊 , 荣莉 , 魏午 , 黄晖 , 高坤元 , 吴晓蓝 et al. 综合提升Al-Zn-Mg-Er-Zr合金强度和耐蚀性的双级时效研究 .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2023 , 52 (07) , 2453-2460 . |
Export to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Export
Results: |
Selected to |
Format: |